大明文魁_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运筹帷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运筹帷幄 (第2/16页)

中衔,位同于钦差,代表明朝天子全权处分明国的外交事宜。

    参赞为正六品衔,挂礼部主事衔或户部主事衔。

    行人司行人三名,每半年往返京师或通商馆传递消息。

    使馆驻八十名明军士卒,另设一名千总作为武官。

    至于通商馆不设大使,而设通商参赞一名,挂户部主事衔,行人司行人两名,每半年往返京师或大使馆传递消息。

    通商馆驻明军五十名,设把总一名。

    同时明朝使节在倭国,琉球,朝鲜或有豁免之权,不受当地司法审问。

    当然对于倭国的通商外交乃重中之重,对于驻大阪大使,林延潮让门生于仕廉出任。

    至于驻平户的参赞,则由另一门生曹学佺出任。

    万历二十八年春,倭寇第一次岁贡船队,从平户出港,经朝鲜荠浦,再抵至铁山与明国市易,两国贸易额达六十余万白银。

    在王衡看来,这通商之利已经初现。

    因两度征朝大败,又兼为了方便通商。

    倭国五大老第一的德川家康,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长洲大名毛利,九州大名岛津,大友,公家华族。

    以及倭国一方的亲华派小西行长等等都向明朝表示,愿意派武子弟来明朝学习上朝文化。

    天子大笔一挥已经在年前答允。

    于是倭国上个月派出三百人来明朝学习文化,其中不乏德川秀忠这样的名家子弟。

    在王衡看来此乃过去质子,但他不明白为何林延潮却为何还安排本朝大儒,如此费心教他们汉学文化,并对他们的课程事事关心,亲自过问。

    很多年后王衡才明白林延潮的用意。

    这些子弟来明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