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中庸哲学子思 (第3/4页)
的理论之间,还有着许多中间的理论。 我以为半玩世者是最优越的玩世者。生活的最高典型终究应属子思所倡导的中庸生活,他即是中庸作者,孔子的孙儿。与人类生活问题有关的古今哲学,还不曾发现过一个比这种学说更深奥的真理。这种学说,就是指一种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那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酌乎其中学说。这种中庸精神,在动作和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所以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懒惰中带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穷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可以完全不做工,或是可以称心如意地资助朋友;钢琴也会弹弹,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的用处还是给自己消遣;古玩也收藏一点,可是只够摆满屋里的壁炉架;书也读读,可是不很用功;学识颇广博,可是不成为任何专家;文章也写写,可是寄给泰晤士报的稿件一半被录用一半退回——总而言之,我相信这种中等阶级生活,是中国人所发现最健全的理想生活。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里把这种生活理想很美妙地表达出来: 看破浮生过半, 半之受无用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 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 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 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 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 肴馔半丰半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