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 (第3/4页)
回到庄府。 庄思宜刚进门就有下人来通传,“少爷,老太爷请您过去。” “知道了。” 他直接转去了祖父的院子,一进屋子,就见祖父庄世熙和继祖母杨氏坐于上首,庄世熙淡淡道:“考得如何?” 庄思宜:“就那样呗。” 庄世熙眉头微皱,“辉儿跟你一般年纪,前年便考中了秀才。” 他口中的辉儿,便是二房嫡子庄思辉,比庄思宜大了半岁,此时正在京中的书院求学。 二房还有位庶子庄思康,比庄思宜小了五岁,目前在家学念书。 至于三房……三房老爷娶了五六个妾氏,至今没有一儿半女,庄思宜一直怀疑他三叔不行。 他懒懒道:“此前您不都说孙儿性子浮躁,学问不精,不想叫孙儿下场吗?若孙儿执意参考,又不小心考上了,岂不是驳了您的面子?如此不孝之事,孙儿哪里敢做?” 庄世熙脸一沉,“怎么与长辈说话的?” 庄思宜半笑不笑,“孙儿若和大哥一同成了秀才,怕是有人要犯愁,若是愁坏了身体,或者闹得家中人仰马翻,可就是孙儿的罪过了。祖父常说‘家和万事兴’,孙儿一直谨记在心。” 他说话的同时直直盯着杨氏,意思非常明显。 杨氏面色如常,好似全然不懂庄思宜的暗示,反而温声道:“宜儿若能考中,自是皆大欢喜。你爹娘走得早,大房就剩你一人,可要争气啊。” 庄思宜笑了笑,没作声。 杨氏浅然一笑,由于保养得宜,五十多的人还像三十妇人,笑起来别有风韵。 “我与你祖父都说好了,若你得中,便送你入湘省明德书院,虽说名气不比鹤山书院,但家兄在明德书院任教多年,必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