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殿下 第6节 (第6/7页)
是念叨你,说你好些天没过去了。” “我也想去,这几天母妃总打发人往徐公府送东西。前儿,我还去祭了一回。母妃说等徐公府发丧,也要摆路祭。”郑氏毕竟是世子妃,有些事是需要她亲自出面的。 徐公府这事,郑国公少夫人就不好多说了。 前几年老国公爷过逝,徐国公领内阁事务,行事颇为放肆。陛下亲政后,徐家更是生出虎胆,窥伺后位。野心之大,难以言喻,甚至不将太后娘娘放在眼里。唆使言官上书,说太后娘娘住万寿宫于礼不合,该将万寿宫更名为慈寿宫。 非但不念及徐郑两家多年姻亲,更是将太后娘娘的恩德忘的一干二净。 如今徐国公病故。 说病故好听,都知道江南舞弊案与徐国公脱不开的干系。 郢王府素与徐公府相近,如今郢王全不避讳,真难怪太后娘娘夺了郢王实缺,只留一宗正之职了。 郑氏悄悄问大嫂,“嫂子,咱家跟徐公府,到底也是至亲。我听说,大哥只是打发人送了份奠仪,人未亲至。” “这不没空么。”郑国公少夫人佯作叹息,“国公爷新领内阁诸事,母亲都说,十天里有八天见不着的。早上三更起,晚上五更睡。太爷在时就留下的家规,误什么都不能误朝政。剩下的我家那口子,与二弟一并去江南了,还没回来。三弟外任,又不在帝都。底下小一辈的,都在读书,还没到顶门立户的年纪。我又是女流,母亲上年纪,老太太更不必说,哪敢跟老辈人说这些事,听了就要伤心落泪的。” “好在我也打听着,小姑妈身子还好。待发丧后,守上几年丧,心也就平静了。”少夫人道。 “也是。”郑氏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