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9节 (第5/7页)
“家父生前藏书四千余卷,但关中几经战乱,这些典籍早已遗失,民女还能记得的只有四百多卷了,若是侯爷有意,民女愿默写成册,奉送侯爷。” 在这一个一书值千金的年代,四百多册古籍书册拿去市面上卖也能随手得他几万金,若是有珍贵的孤本,十几万金也是可能的。 光从经济效益来看,赎回蔡琰是肯定不亏的呀。 当然,林墨可不打算把这些书卖了换钱,如今的紫阳书院需要壮大,离不开这些书籍,有了书籍就能吸引来无数的寒门学子。 “我可派些懂得书写的官吏帮忙。”吕玲绮惊叹于蔡琰的记忆力,她也听林墨说起过这位才女的遭遇,心中颇有感伤,主动提出帮忙。 可蔡琰只是缓缓的摇头,“男女授受不亲,夫人只需给我文房四宝,一月内自会奉上。” 一个月,厉害了,一本书就算一千个字,四百多本那也是四十多万字,手不得抄断啊。 事实上,林墨花这么多心思把蔡琰给赎回来,看重的自然不是她惊人的记忆力和默写下来的书册,而是蔡琰本身的价值。 蔡邕在天下士子心里地位可是举足轻重的,蔡琰作为后人,也能继承部分余光,让她出任紫阳书院的名义校长,肯定能进一步打响这块招牌。 其次,蔡琰并不附属任何一支世家势力,也绝对不是名利二字能吸引的了她,这样可以避免先前陈家把手伸到书院里扩张势力的情况。 一个恬淡如水,宁静致远的人,肯定能让紫阳书院走的更远,不能说完全的杜绝世家染指书院的学子,好歹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