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祸水群_分卷阅读38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4 (第1/4页)

    梁国那个就是把凝结的橡胶贴在本来的木制车轮上, 减震效果确实有,但弹性远远不够,还达不到无颠无簸的程度。

    历史上橡胶最早被用作车轮也是这样弄的,开始是贴在车轮上,后来有实心的橡胶轮胎, 因为废材料外加热脏冷缩的问题才逐渐朝空心过度。

    冯念没学过轮胎演变史,她不知道这么详细, 但她知道后世绝大多数车胎都是空的,既然做成那样,肯定有道理。

    所以说, 秦国这边一直是以做出空心轮胎为目标, 是困难一些, 这些技术员非常可靠, 折腾了半年一年真做出了和后世那种很像的轮胎, 给朝廷拉货的马车已经装上它了。

    用的人已经在用,搞技术的还不满足,他们试图用人力机械代替马车。

    去西方见识过的技术员知道,洋人发明了一种双轮小车, 坐上去用脚蹬,通过带动链轮链条就能让橡胶轮子滚起来,速度不会比骑马慢多少。

    他们想做这个。

    冯念觉得很好,这边水泥路逐渐会铺开,自行车和三轮车都可以安排起来。但是要做这个不轻松,对钢铁厂就提出了不低的要求,尤其是那条钢链,要够结实才行。

    就感觉前一样东西推出去,还没好好享受成功的喜悦,立刻又要投身下一样。

    群里出来的技术员也真坚韧,可能是上辈子挨过的打受过的气太多,现在一个个都卯足劲,他们一声儿都没抱怨过,搞完前一样自己就琢磨起后面的,一环扣一环想推动工业快速发展。

    搞技术的不累,跟他们学徒的帮手的累倒了几批。

    但因为不断的有新成果出来,加上朝廷给他们的薪资奖金非常优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