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7 (第2/4页)
鞋头也有橡胶包裹,鞋面是用并好几股的棉麻线织成的,非常厚实,这个最早被当做奖赏发给朝中官员,有人得到就穿上了,当官的一穿,可不就给它穿出名了吗? 太阳天还不显得,下雨天胶鞋上脚比什么都舒服,后来产量提起来之后,胶鞋店也开起来,因为用了橡胶、防水胶和厚棉布,这个胶鞋不便宜。 即便如此,店一开张还是迎来哄抢,像女三六三七男四一四二这种鞋码真是说没就没。 胶鞋店还没有开到小地方去,反正市一级的都有。 冯念去看过都城那家,生意一直都很好。本身有钱的几双几双买,穷的有些也省钱买了,一家买一双,谁有需要谁穿。 还有因为各种原因来到秦国的商人,碰上有卖这种鞋的,到处联系想进货。 但是胶鞋还没开放外销,进货是进不到,他们只能去店里买,店里又有限购的规矩,你买一双售货员不会管,买三五双他就会问,七八双这种很难拿到,上十双想都别想。 你说你家人多,他也会让你家人自己来。 不过商人嘛,都狡猾狡猾的,你有政策他也能想出对策,他们会找一些本地人帮忙,给个辛苦钱让人替他去买,虽然麻烦一些,有些还是弄到百来双。 别小看这百来双,拉回他们自己的国家一转手,他能翻几倍的赚。 谁让这东西除了秦国哪儿都没有。 乌力吉过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热闹景气的秦国,这一年时间,他们策划了很多厂子,织布的,加工橡胶的,炼钢铁的,烧水泥的,制玻璃的,生产面粉的,熬糖的…… 有些已经加班加点开工生产了,有些还在准备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