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的网购系统_第八十四章 招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招标 (第2/4页)

与三月二十六日在京城召开。

    三月二十六日,工部左侍郎徐光启与各地商人见了面。

    “诸位都是我大明商界的精英,在各行各业均有一定建树。此次招标是代替朝廷在山海关到偏关一线修建水泥路,获得修建资格的将获得十年水泥生产与经营的权利。而资金将采用三三四的方式支付。”不等众人询问,徐光启再次说道。

    “何谓三三四呢?就是开始施工前,朝廷会根据施工预算,预付总工程款的三成。等到水泥路完工后,再支付三成。最后的四成则是五年后支付,前提是五年内水泥路质量不能有问题,若是水泥路有质量问题,所需修缮资金将从余下四成扣除。”

    与会的商人们听了,一片哗然。这要求不可谓不苛刻。顿时一些投机之辈萌生了退意。

    只有一些务实的商人若有所思地考虑着利弊。不久之后,人群中一个头发花白,皮肤白皙的商人开口了。

    “敢问徐大人。修建这条水泥路总共所需要多少银两?”

    “预计四百万两上下。”

    “所需银两如此之多,恐怕没人能够接下这个活啊。”这名商人名叫翁守云,山西人太原人。

    “阁下所言极是,所以朝廷打算分段招标,各自负责一段路程。并且分为三期进行,第一期只是修建山海关到居庸关这一段。”

    “第一期工程朝廷准备分多少段?”

    “三段。”

    翁守运听了眼前一亮,再次问道。

    “如何获得施工资格呢?”

    “竞价,谁出的钱多谁获得施工资格。”

    “水泥从哪来?”

    “朝廷会协助建设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