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二篇(四) (第3/9页)
,或史巫集体创作了《周易》,都无关紧要了。因为无论是谁创作,不外是西周初期,也不外是卜筮的卦爻辞,还分文王与史巫么?不过当今的学者皆把今本《周易》作为原创之本的《周易》论之,所认为的是“九·六”爻题的《周易》是周文王之为,这种认为自然是错上加错了。 而还有一位,只是众多头衔之称中的历史学家之称的郭沫若,在他的历史研究中,也对《周易》一书产生有说法,并且这说法,特与众不同。郭沫若对《周易》一书考证所得出产生的时间,可谓语出惊人。用现在有个流行的话说,叫“雷语”。郭沫若说:“《易经》是古代卜筮的底本,就跟我们现代的各种神祠佛寺的灵签符咒一样。它的作者不必是一人,作的时期也不必是一个时代。全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卦有卦辞,爻有爻辞,合乾卦的用九,坤卦的用六,一共有四百五十项文句。这些文句除强半是极抽象、极简单的观念文字之外,大抵是一些现实社会的生活。这些生活在当时一定是现存着的。所以如果把这些表示现实生活的文句分门别类地画分出它们的主从出来,我们可以得到当时的一个社会生活的现状和一切精神生产的模型。让《易经》自己来讲《易经》,揭去后人所加上的一切神秘的衣裳,我们可以看出那是怎样的一个原始人在作裸体跳舞。”(《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这里我们要知道郭沫若所说的《易经》,是不包括“十翼”内容。郭说的《易经》,就是他人说的“卦爻辞”,实际就是今本《周易》一书。但一般人很难分清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