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十二) (第2/9页)
产生出新的儒家道德政治学说。所谓的这种解释不同于现代解释古文的那种做法,给一些难字进行注释,把古文翻译成白话文。这《彖》文被所谓的解释《周易》,实际是一种学说的新创立,只不过是在解释经典过程中产生出来。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种方式而已,学术上称其为“微言大义”。 “研究表明,中华文化特别是其传统观念,对于自己传统的超越方式主要是。继承性的"哲学突破"与创造性的"经典解释"的相引相成,有机结合。所谓继承性的"哲学突破",仅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是指在社会转型,"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以老子,孔子,墨子为代表的一些哲人智者,感受到了生存的困境和时代的召唤,开始对于构成人类处境之宇宙的本质进行一种理性的思考,对于构成人生依据的生存意义进行一种形而上的探讨。他们的思考与探讨,从对三代的宗教神学和西周宗法礼学的理论突破。他们实现突破的方式,是在继承的旗帜下追寻的思想内涵,从而融入新的精神和意义,其结果是在宗教神学和宗法礼学的母体中产生出真正的中国哲学。在春秋战国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哲学突破"成为历史范型,它的精神与方式得到了不断的借鉴与发展,成为一以贯之的中国哲学风格。汉代的经学,魏晋的玄学,宋明的理学,清代的朴学,也都同样继承和"突破"了先秦的原始儒学和原始道学,并在"突破"中创建起自己新的哲学理论。所谓创性的"经典解释"……首先想到的不是独立创作新著,而是重新解释经典。其方式是在维护文化经典理论权威的名义,沿用原有的思想表征(理论范畴),进行自己的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