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五) (第2/6页)

,有哪么多人下功夫,去改变占卜性质,变哲学思想,都属不正常了吗?

    而实际是《易传》里一部分应属先秦时期的《周易》学术内容,确实继承了《周易》的义理思想,并用义理去阐释《周易》,而不是看到《周易》是占筮书而在改变它,变成义理(哲学)。而另一部分应属战国末期到汉初修订完善的《系辞传》、《说卦传》恰恰相反,是为了当时政治的需要,才逐渐的把《周易》的解释为筮卜之书,并给予筮术的理论原则与方法,才真正的造成后封建社会至到今天人们受其影响,错误认为《周易》是卜筮之书。

    但这里总算看到《易学基础教程》里的因《易传》把是卜筮之书的《周易》变成哲学的说法来,这是当今的学术权威说法,不过这说法是站不着脚的。至于《易学基础教程》里把《易传》又说成是解释回答《易经》如何算命的,为什么《易经》能算命。本身这种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易传》里也不是回答《易经》为什么能算命,如何算命的。不过《系辞传》确实把《周易》说成是亦理亦筮的双重性质,而不代表整个《易传》。而《系辞传》里也没有回答《周易》是如何算命的,只是一种筮术的理论原则。且那实际是八卦筮术,而误说到《周易》头上。前人不明白,因是帝制时期的神道设教,难道现代人还分辨不清吗?正是这些重量极做学问的人物,不能正视《周易》,把《周易》说成是卜筮之书,才使广大的人们跟着误解《周易》。朱伯崑先生在他大作《易学哲学史》前言中说:“《周易》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