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一篇(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一篇(七) (第1/3页)

    ⑶写在竹简上的今本《周易》版本

    前面说的两种今本《周易》版本,都已经是两千多年前西汉与东汉时代的版本了,但还不是今本《周易》最古老的版本。

    上海博物馆藏“竹书《周易》”,至目前来说,应算是最早的《周易》版本了。上海博物馆藏的“竹书《周易》”,是1994年春,出现在**的古玩市场上,并由**购回。

    (下图看到的就是写在竹简上的《周易》照片,因无法上传故略去)

    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濮茅左著的[楚竹书《周易》研究]一书来看,竹书《周易》涉及三十四卦内容。写《周易》的竹简,经鉴定距今时间为2257±65年。研究者认为标本的时间为战国晚期。

    上海博物馆马承源馆长对此有详说:“我们后来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对竹简作了质地分析,由姜笑梅研究员、张立非副研究员出具了《木材树种鉴定证明》,鉴定结果为:毛竹(PhyllostachysPubecens)隶禾本科(Gramineae)。又两次请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对竹简作了历史年代测定,由超灵敏小型回旋加速器质谱仪测出竹简距今时间为2257±65年。科学测定的结果证实了我们当初的判断。我们在98年10月29日时还召开了一个鉴定会,由国家文物局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了这次鉴定,王丹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