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第1/3页)
早市已经接近尾声,看着还热闹,却是卖的多,买客少了。 三三两两的买客和挑箩担筐的农人,或高兴或愁苦,一部分收拾着准备回家,也有那不卖光不走人的,继续大声吆喝,“鸡仔鸡仔,三文两只,壮壮实实好养活!现下买家去,中秋就能吃上蛋喽喂!” “新鲜的水芹菜,三文一斤,不多了诶!包圆算您十文啦!” “千层布鞋,底儿厚,面儿亮,八文一双,包走千里不坏!” 有人手头不宽裕,等着最后捡便宜,就蹲在人家摊边磨叽着不肯走,摊主又恨又不能赶,喊出来的话里几乎带了杀气。 莫非听着好笑,他环顾一圈,看了片刻,打算买双布鞋。 他一年四季穿的都是自编草鞋,一是没人给做布鞋,二则之前年纪小,脚年年长,买鞋不划算。这两年瞧着脚好像不长了,买双布鞋,冷时穿也舒服些。 还没走近鞋摊,就听集北面传来一阵叫嚷声。 他个子高出别人许多,仰头望去,越过一众脑瓜儿,只见一个蓬头汉子挥着巴掌在打婆娘。那婆娘不躲不闪,尽管被打得歪歪倒倒,仍极力弓背护着怀里哇哇大哭的幼子。 这样的事情,无论在村里还是县城都屡见不鲜,不过片刻功夫,那边就围起了一大圈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围着,有笑的,有骂的,也有嘴上劝架的,就是没人上前去拉。 莫非呆了呆,却不想上去凑热闹,若说拉架,更是不想招麻烦。只是鞋也没心思买了,他转身朝城门口走去。 喧闹声被远远抛在后面,心头却不能平静。 遥想十几年前,阿爷还在世,一年也要来县城送几回他编的篾器,总要带着他一起。 祖孙也是半夜出门,阿爷推着装了满满的大车,幼年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