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在秦时_第三百零四章 有族名华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四章 有族名华夏 (第1/5页)

    “华夏”这个词,出现的并不晚,《尚书?周书?武成》有“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这句话是说当时中原的华夏族,还有四方的异族部落,个个都遵从周武王。

    彼时“华夏族”这样的民族意识或许还没有,但是“华夏”这个词已经诞生了。

    首先,秦人从血统上讲,毫无疑问是华夏族人。

    秦人的祖先最早最早可以追溯到女脩,而这位女脩是颛顼帝的后代子孙。颛顼帝嘛,黄帝的孙子,秦人从这一点上讲,铁铁的华夏族民。

    在商朝时期,嬴姓贵族,那个商纣王手下的一位大臣——飞廉,有个儿子,名为恶来,是一位绝世猛将,秦人就是恶来的后代。商朝灭亡,这群商朝族民被驱赶(流放)到陇西大山中,长年累月与西戎交战。

    后来周孝王跑到陇西去考察,发现这些人养的马非常的棒,给大周王朝上供了品质优良的战马,同时一直为大周抵挡西边这些戎狄异族的侵犯可以说劳苦功高,于是周孝王很高兴,赐予了这些人建造城邑的资格,成为了实际上的一个小诸侯国。当然这个时候天下人还没有承认这群养马的也算诸侯国。

    第一个建造起来的城邑就是秦亭,于是,这群人拥有了一个新的称呼,秦人。秦人在这个地方慢慢站稳了脚跟,不断地跟西戎作战,同时也与西戎产生文化上的交融,实力缓慢地提升。

    此后发生了一件大事,申国联合戎狄攻破了周朝的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