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3章 天上掉馅饼 (第2/4页)
产品。 当然,马匹大宋极缺,附加值很高,只是,辽人也不敢多卖啊!那可是战略物资,到时候,你用我的马来打我怎么办? 那大宋卖给辽国的是什么呢? 是丝绸、茶、布、瓷等等,在当时属于高附加值的商货。 所谓‘蛮夷’在与大宋的贸易中,跟本不占便宜,要是开放边贸,可着劲儿地让大宋‘明抢’,用不了几年,就得让大宋掏空了。 可是,不论是大辽,还是西夏,又或是其它周边国家,因为工业不发达,又离不开大宋,所以,只能用互市的形式官方交易。 这样,既防止了被大宋经济掠夺,又满足了国内市场。所以,大宋商人自有宋一朝以来,从来也没在大辽的土地上,正正当当地做过生意。 如今,曹佾说辽使让华联在辽国开铺子,几人听了能不惊吗? 这也太扯了... 就好比,赵祯让唐奕在皇城里面开个杂货铺一样,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那么,辽使为什么提了这么一个‘过分’的要求呢? 实在是,今年两国走得太勤了。 现在的辽国已经基本蜕去了游牧民族的野性,和大宋一样,信佛尊儒,汉化严重。辽国上下,处处学大宋,不论是朝政,还是民间文化。 这么说吧,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庆历六年九月成文,两个月后,就传遍了辽国大都;开封举子的时文选集,在开封还没过时,大辽国的书铺里就已经开售了。 辽兴宗更是个汉学簇拥,开封有什么,中京肯定就得有什么。要不,老头心里不舒服。 年初,使宋的辽使还没走,华联铺就开张了。 对于这个开封城传了一年的新奇铺子,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