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和稀泥 (第1/5页)
宋仁宗赵祯从历史角度来看,并非一代雄主,最多算是个守成之君。 可是同样,那些开疆阔土、傲世天下的圣明之君们,有一点也是没法和他比的,就是一个“仁”字。 一个人做一时的好人不难,做一辈子的好人却不容易。 做为一个执掌天下的皇帝,要做一辈子的好人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赵祯就偏偏用一生在诠释,什么是一个好人!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数十次减免各地税赋,遇有天灾人祸必拨款赈济灾民,并下诏责己,罢饮宴歌舞,亲自祭祀天地,为生灵祈祷。 贵为君王却从不为难下人,为免宫中浪费,宁可苦着自己,也不妄加用度。对宫人内侍,更是从不苛求。 他珍视每个普通人的生命,故决狱严谨,全国的死刑案卷都要经过他的最后复审御批方能执行。仁宗对能从宽的绝不重处,故每年从他的笔下超生的死刑犯不下千人。 他曾对大臣说道:“卿等素知,朕气极骂人时,也决不说‘你去死吧’这种刻毒的话,就更不敢在断狱中滥用死刑了。“ 一个万万人之上的皇帝,谈笑间就能决人生死的君王,竟能做到珍视每一个百姓的生命。可能除了赵祯,再找不出第二个了。 就连把宋史篡改得乱七八糟的蒙元,都在他们撰写的《宋史》之中这样评价赵祯—— “于君者,止于仁!” 可见,千古仁帝的美誉,并非虚名! .... 而老好人赵祯,在内忧外痪的大环境下,还能把北宋这艘破船修修补补不至翻船,甚至推到了华夏文明的巅峰,还因为他有另一个好本事——和稀泥! 做为皇帝,即使再好的人,再仁爱,也难免会遇到两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