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章 又出馊主意 (第1/4页)
说起来,曹满江也够倒霉的。他本是武举出身,这年头,虽然轻军慢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武举也肯定没有文举那般受万人追捧。 但是,怎么说这也算是武人的最高规格考试了,再不济,也不至于沦为厢军营头的地步。 可是,没办法,大宋在武备上就是这么cao蛋,不但文人瞧不起你,武人自己也不给自己长脸。 军中讲究一个从属,武将多以举荐升迁。谁的兵谁带,谁发现的好苗子就在谁手底下为将。 北宋那几个著名的将门,除了本身出了几个能人之外,最重要的则是经年累月之下,通过这些能人举荐,扶持起来庞大派系,盘根错节。造成军将只知上司提携之恩,而不知忠君爱国之理。 像曹满江这样儿“野路子”,无上官举荐,自己爬上来的愣头青,全都不待见的紧。在派系分明的军队里,连立足都难。 所以,别看他高中武举,却连个禁军营将都混不上,被发配到邓州,能主管一营厢勇,已经算不错了。 满腹的抱负不得施展,曹营头只能在厢营之中混吃等死。 上一次,范仲淹缉拿朱连盗,曹满江自然想在范相公面前表现一番,说不定,得到相公的赏识,以后或有飞天之机。于是,曹营头不但积极配合,而且亲帅一都兵士上山缉盗。 可哪成想,功没表成,倒让君欣卓给划了两刀,若不是唐奕,命都扔那儿了。 曹满江在床上躺了两个来月,这下好,营中兵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