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儒家大神通者 (第2/6页)
再未提及其他,鱼白娘登上车厢,牵马执鞭的中年健妇向陆修行了一礼,拽着缰绳,往逢州行去。 而陆修解开束缚快马的绳子,翻身上马,急急冲往江畔。 赵汝愚此前有言,他不必参与最后一战,静等事成,坐上户部郎中的要位便足够了。 但他还想远远的看一看,有没有帮的上忙的地方。 陆修自己的修为道行尽管不是教内拔尖的那一撮,然而修行的儒家功法,也是可圈可点的。 开禧城开始戒严,兵士守住城门不许擅自出入。 绕着城墙走了一段路程,便看见一位中年儒士站于舟头,摇着折扇,顺水而下。 仿佛察觉到他,中年儒士扭头扫了一眼,轻笑:“作为我儒家练气士,却有一腔杀气,知羞不知羞?圣人教诲,学到狗身上去了?” 明明相隔很远,儒士话语,清晰传进陆修耳中。 又见赵汝愚好似不小心被风吹落枝头的新叶,飘到江面,挡下轻舟。 中年儒士收回视线,打量赵汝愚,“都知开禧城有位算无遗策的赵先生,如今一见,的确有几分高人风姿。” 舟停。 不给赵汝愚说话机会,中年儒士自顾自又道:“所谓轻舟已过万重山,在下溯江而来,为的便是不使天下陷入纷乱不停的战火。赵汝愚,你等狼子野心,想搅乱这方天下,在下却是不同意的。” 傲立舟头的中年儒士收起折扇,随手提起放在放在舟上的剑。 赵汝愚见他非得交手不可,反问:“天下纷争百余年,难道这便是阁下愿意看到的局面?” “三国渐渐不谈刀兵,赵先生何苦再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