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5章 (第3/3页)
是出生在什么大富大贵的资本家庭,但也是从小生活在城市,除了偶尔在过年时会回一趟老家,几乎都没有体验过像是如今这样的农村生活。 更何况,坝村实在是太穷了,穷乡僻壤里的山洼洼,经济状况和陈淇老家根本就不属于同一个水平。 陈淇老家虽然说是农村,但因为新农村进程高,柏油马路几乎是全覆盖的,要去镇上县上也有直通的公交车,且家家户户都配备了交通工具,就算再不济的也会有个摩托车。 有些在城里发达了的,还会回到家乡建新房子,大气宽敞的一整栋小别墅,装修精致气派,又有面子又住得舒服。 或许是因为身边的人日子过得太好,让陈淇忽略了世界上其实还有很多从未走出过出生的那片地界,甚至连吃饭都要再三思谋的人。 所以陈淇如今穿越到坝村,才会觉得这么茫然。毕竟生活在这儿的大部分居民都还住着土砖房,别说柏油马路了,就连打了薄薄一层水泥的大路也只有村部通往小学的那么一小段,其余的都是被人一脚一脚踩出来的原始土路。 村里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村东开养鸡场的赵老板从县里买回来的一辆老式摩托车,以柴油为原料,想要启动就得要狠狠地踩上一脚。 平时赵老板都把摩托车停在屋子最里面的仓库里,一般的人都不准看不准摸,除了有一次王家的老太太忽然急病发作来不及叫救护车,赵老板才将摩托车从仓库开出来一路风驰电掣地把人送到了医院,好险保住了一条人命。 而奚玉家里竟然还是村里少有几户住上了红砖屋的。不仅如此,奚玉家的红砖屋外还贴上了瓷砖,屋顶的黑瓦也换了新的。屋里紧要的几间房里还打了水泥地,刮了腻子粉,装上了吊扇,简直是村里独一份的气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