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下琼楼_第四十二章 王府文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王府文会 (第1/5页)

    清谈之风,可谓由来已久。

    且不历数前朝种种,仅大溱立国一统之前,中原便是历经二百多年诸侯割据之乱,互相攻伐,民不聊生。

    彼时天下文士,私下聚会,论及自然、思想、三教信仰等,以在乱世之中,善存己思,合百家理念,求平乱之能,乃至问询天道,祈盼济世之效。

    后天下渐安,此风不仅未消,反而愈加盛行,且开始敢于直言时弊,论及天下大势,更有各国名士游学八方,宣扬本国思想,以清谈文斗为国争锋,留下不少被后人铭记的经典和学说。

    再至大溱立国,雄踞天下,建三百年煌煌盛世,此风达到鼎盛,文人雅士以此各抒己见,或清雅闲谈,求恣意逍遥,或针砭朝政,直抒胸臆,或论及诸国,着眼未来天下。

    而文会之说,则更久远。

    风流士子文人雅士相聚,切磋切磋诗词歌赋,比较比较近来学问,每逢大小节庆可谓必不可缺,也多有名篇传世,引为雅谈。

    在多数人眼里,今日雍王府宴,还是清谈为次,文会为主。

    一来主要目的还是贺雍王妃半百之寿,兴办文会,也是以此为题,若有传世诗词文章出世,更是美谈。

    二来宣扬月余的牧柏与众大儒名士,相较注经释文之比,也是而今雀岭东西几府之地士族中尤为重要盛大之事。

    现在的牧柏可不是月前的寂寂无名,反而因这月余时间内,尚未有文斗败绩,而声名劲起。

    种种流言,虽然处处针对,却也更助其声名远扬。

    很多人都想看看,这次文会,究竟是大儒们老而弥坚,还是牧柏这个新晋名士灿星高升。

    而在少数人眼中,这场清谈,才至关重要,也是真正的交锋之地,是不见硝烟的血腥战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