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们都是文化人 (第3/5页)
查团的成立,当然不会有啥誓师大会,基本上就是各个部族出两个人,大家凑合凑合去西南转转,能找到大水源头来向自然很好,找不到....找不到那整个冬天基本上也结束了,回来吧别找了。 而第二件事,就是告诉各个部族的巫师,等他们回去之后,在传帮带过程中,希望统一一下“文字”。 各个部族,巫师们用的文字都是一样的,是特殊的祭祀文,但是下面战士们,由于各个部族的地区性不同,所谓的甲骨文字,原始文字,图画文字...甚至还有结绳记事的,这是南方部族的问题,和中原又有很大不同。 赤方氏大部分战士都能看得懂文字,是因为赤方氏用的是中原的仓颉字,原始时代的文字...说实话,放在后世基本上看不懂。 具体的可以参考禹王碑上的“夏篆”,包括后来成熟文字的“雏形文字”很早就出现了,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遗址都可以证明。 之所以到了商朝,文字进步缓慢,其实和商人既游牧也农耕,又频繁打仗,不断迁都,且不重视民间文字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书同文,车同轨,虽然这个说起来好像是政哥的工作,但妘载觉得,为了工作手册顺利在南方推行,必须要效法一下中原,把大部分地区的文字统一统一。 不能黄帝派一个文字系统,炎帝派一个图文系统,伏羲派又一个结绳系统,然后不知道哪个角落的不知道哪个派,又来个涂鸦系统什么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