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之上_门阀之上 第8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门阀之上 第84节 (第2/11页)

有大局之危,我不过发声而已。”

    “大局或许可知,细节却是要害。”见王安还要推辞,王峤道,“此关乎来日收复京畿之功,定远当知此意吧。”说完目视庭中树,“西风肃杀,明日不知吹落几重叶啊。”

    王安目中精光湛湛,道:“秋日风寒,我等也当增薪添火。”

    望着远去的王安,王峤深吸了一口气,并非他不想助力东南,诚然易储渤海王于王家也是获利甚大。但是自己先于宫变之中保全自身,后在京畿陷落时接触崔谅,唯一能给自己忠于大魏、曲事叛逆定性的,就是陆昭。立场总是由利益决定,他若想获得陆昭手中的名分与法权,就必须为陆昭的利益而奔走。

    而他面对陆昭,也着实没有反抗的力量。整个事件如今梳理下来,这位陆侍中所作所为,看似平铺直叙,实则每事皆有穿插照应,布局极密极老,手段甚洁甚利。金城作赋,自是擂鼓于长风,落子长安,却似洒酒江上点缀烟波,总有余味。

    烟波江上,鳞鳞细剪,耀如残雪,一艘大船驶于江面上。船舱内,陆昭将王峤的回信收好,望向船舱外。云收树色,远观似成金海,闭眼倾听,则水为江声,暗涌摇撼着巨大的船身。

    “凿泾水为瓠口,以此作渠,竟可灌溉诸山三百余里。”陆归望江兴叹,“用注填阏之水,溉盐卤之地四万余顷,收获之丰,甚于往年。秦霸当时,此渠仍可名之郑国,由此可见郑人作渠,堪称千秋万代之业。”

    陆昭微笑自斟一杯,薄酒暖肚,连同心绪也随江波散开:“如今这只是郑国渠一处,待六辅渠、三白渠尽数修缮,本州粮丰,自不必言。”

    这一日陆昭代表行台亲临泾阳,终于给旷日持久浮动不安的安定染上了正名的大基调。这也是整个凉州世家的一次会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