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_第一百四十八章 书同文车同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 书同文车同轨 (第6/7页)

显。”

    苏璟说的并不快,皇子们也听得格外的认真。

    朱元璋更是被吸引其中,这些讲述,别开生面,但细细想来,却又十分的有道理。

    即便是一直都不爱读书的朱棣,听到苏璟的这番讲解,也是沉浸其中。

    “然后呢?车同轨呢?”

    朱樉下意识的问道,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后续是什么了。

    苏璟清了清嗓子,继续道:“书同文说完,那么接下来便是车同轨,谁来说说,车同轨具体指什么?”

    依旧是抛出问题开场,这次皇子们回答的就很积极了。

    “车同轨是指将马车两个车轮间的距离一律定为六尺,因为马车在路面上行走,时间长了,车轮压过的地方,车辙会不断的加深,土地也会夯实,最后形成车轨,车同轨之后,所有的车辆便都可以在车轨上行进,方便许多。”

    朱棡立刻回答道,说的非常的详细。

    苏璟点头道:“很好,说的很对,车同轨的意义就是让交通变的更加的便利。”

    苏璟内心还是有些感叹的,自己前世上课的时候学到车同轨,那是不理解的。

    因为前世的车,已经是橡胶轮胎,即便是在土路上开,也不会出现太深的车辙印记。

    而古代,马车的车轮是木质包铁,坚硬无比。

    除了大城市之外的道路,全都是土路,一旦下雨,土地泥泞松软,坚硬的马车车轮驶过便会出现两道深深的沟壑。

    时间长了,便固定了,好像是火车铁轨一般。

    马车在车辙上行走,速度会大大的提升。

    因此,很多词像是“没辙”什么的,便是源自于这个。

    不过这些明代的孩子,他们马车还是看的多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