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赫煊百科资料 (第5/9页)
大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造成日寇极大伤亡。10月,周赫煊开始大量发表国际国内时政评论,这些文章都被收入《三乐堂文集》,是研究二战前后历史的重要文献。 1932年5月,周赫煊受邀参加国际非战会议,发起成立“国际反法X斯同盟”,随后在中国创立《非攻》杂志。至二战结束,该同盟已发展出正式会员20多万人。8月,周赫煊创立“认知语言学”,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语言学中的“伦敦学派”、“巴黎学派”和“纽约学派”。同月,参与发现磺胺的医学价值,并在1939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9月,《银河英雄传说》在英国《科学学派》杂志连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幻文学创作。 1933年7月,《黑土》于《非攻》杂志连载,该书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东北史诗,展现了近现代东北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1934年,中国爆发“白银危机”,周赫煊辗转英国和英国游说,极大帮助了国民政府进行货币改革。期间,在美国创立私人飞行俱乐部,为抗战培养了大量航空人员。 1935年4月,投资修建我国第一座跨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5月,与张恨水、成舍我联合创办《立报》。 10月,周赫煊在伦敦遇刺,行凶者为日本留学生。一年后,周赫煊再度遇刺,日本政府欲除之而后快。 1936年,周赫煊与王正廷率中国健儿征战柏林奥运会,取得6金3银2铜的好成绩,运动员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同年7月,周赫煊迁居重庆,耗巨资赈济川中灾民。同年,周赫煊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抗战岁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