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4、大结局章 (第9/11页)
同为女人,她也不愿意看到小妾生下庶长子骑在正室头上去,于是陶言真答应去为严氏求情,执意不要严氏送来的东西。 严氏怕陶言真不收东西不给用心劝,死活要把东西塞过去。 最终陶言真无法,只自首饰盒中挑了两样不算太贵重的首饰,严氏才作罢。 陶言真在严氏走后立刻便去了上房为她求情了,她求情时没提严氏,只拿小侄女说事,孩子自小不在父亲身边长大是可怜的,没有父亲的宠爱,以后孩子在家里的地位都会大受影响,再说于身心成长都不利。 蒋氏原就有些动摇,此时听了陶言真劝便被说动了,答应严氏去找段如琅。 蒋氏将这个决定告诉安国公时,安国公起先是不同意的,小孙女才一岁多,哪里能长途跋涉,最终被蒋氏以多方面后果全说了后才勉强同意严氏走。 怎么走是个问题,路途过于遥远,就算严氏会些功夫,但毕竟是个女人,尤其还带个孩子,安国公夫妇当然不会放心。 于是便一直在等机会,安国公和段如谨便一直寻找去段如琅上任地的商队,让严氏母女随着商队走起码安全。 大概过了十来天,还真被他们寻到个,是段如曦生意上的朋友,正好商队要去外地运货。 段如曦很信得过朋友的人品,安抚安国公让他放心。 最终这事就这么定了,让严氏两天后带着几名伺候的人和行李随商队出发。 商队出发的前一天,严氏的父亲来了。 送严氏母女的人选没有比严氏更合适的了,安国公是公公,没有送儿媳妇的道理,何况他很忙。 段如谨是大伯兄,更要避嫌,也不能送,同理段如曦是小叔子,也要避嫌。 总不能让女眷去送吧?于是几人商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