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城南安旅游 (第2/5页)
队员的签名。摩文写道:“在九日山最后一次祈风仪典之后七百余年,我们来自非洲、美洲、亚洲和欧洲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员,特留下这块象征友谊与对话的石刻。——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 在九日山,现存摩崖石刻有七十五方,其中十三方有关海外交通史及祈风石刻,四方在东峰,九方在西峰,记载着历朝官员们为海内外商客祈风的盛典。 自宋、元、明、清以来,各代名人题写的碑文游记中,以宋代摩崖石刻居多。南朝期间,印度高僧拘那罗陀于此译经,泛海回国。唐时,诗人秦系、名相姜公辅、学士韩偓相继栖隐其间。宋朱熹、蔡襄、苏绅等,皆到此游历,留下诸多传说和笔墨。元代契玉立;明代邱凌霄、丁一中、郝中等,都于此留下笔墨!最大的“九日山”三个大字为清代马负所书。 太康九年(公元288年)所建的“延福寺”(现为翻建),为中国最早的海神寺,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陈洪进所倡刻的“石佛岩”亦为国内首创!九日山“山小名气大”到此一游,不但领略晋江两岸风光,还能解读历史文化,浏览诗文,品读经义!宋人衣冠南渡时,每逢重九必到此登高望远,思念故乡。 3。清水岩 车离开九日山,继续往前行驶,到南安洪濑镇。由洪濑车站一条乡路向右拐入,顺清水岩的标识深入,十多分钟就可以到达清水岩。 据说,清水法师原生于永春,后云游南安清水岩修炼,再后来到安溪清水岩定居,故南安清水岩比安溪清水岩还早些年头,于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修建。唐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