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8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89节 (第2/6页)



    道衍忽然问道:“那苏松嘉湖要是这次都配合无比呢?”

    “那不是更.”朱棣忽然醒悟了过来。

    “你是说,江南士绅会表面上配合,避开朕的锋芒,等朕的兵走了以后,该怎么样怎么样,而且还会继续用软刀子诋毁朕?”

    道衍点了点头,说道:“不错,那这种情况,陛下该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是朕刚才问你的。”朱棣没有过多掩饰自己情绪,不悦地说道。

    道衍也不恼,笑了笑把手指向书案的另一端,上面放了一个巾笥,巾笥里堆着很多迭的整整齐齐的文稿。

    朱棣从巾笥中拿起来文稿,翻看了前几页。

    “余曩为僧时,值元季兵乱。年近三十,从愚庵及和尚于径山习禅学,暇则披阅内外典籍,以资才识。因观河南二程先生遗书,及新安晦庵(朱熹)先生语录。”

    “三先生皆生赵宋,传圣人千载不传之学,可谓间世之英杰,为世之真儒也。三先生因辅名教,惟以攘斥佛、老为心。道不同,不相为谋,古今共然,奚足怪乎!”

    “三先生既为斯文宗主,后学之师范,虽曰攘斥佛、老,必当据理至公无私,则人心服焉。三先生因不多探佛书,不知佛之底蕴,一以私意出邪言之辞,枉抑太过,世之人心亦多不平,况宗其学者哉?”

    这是一本名为《道余录》的书稿,道衍认为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所构建的理学体系里,多以一己私意攘斥佛老,于是列举了二程遗书里的28条,朱熹语录里的21条,来逐条一一反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