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章 (第3/3页)
本能找到工作,能养家糊口的人现在处于失业状态,这对美国的经济是一种很大的伤害,这种现象如果扩散开来,必将让失业率再度大幅度提升。 怎么耸人听闻怎么写,要的就是惊爆眼球。 当然,整个报道中不会出现肖恩的名字,公司又成了爱德华建筑公司…… 任何话题如果一边倒就没有了话题性,肖恩的目的是给公司做软宣传,所以,另一边收了钱的记者便从人权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从爱德华建筑公司事件看种族歧视问题》这里面着重讲解了美国大开发时期华人劳工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和其后为了缓解国内矛盾而出台的《排华法案》问题,今日的美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国,站在这个高度上,人们应该正确看待历史上遗留的问题,展示大国民众的宽广胸怀和包容性。 讲美国的开放,讲美国自由,将美国的包容。 一方面站在本地就业率上看问题,一方面从人权角度看问题,双方在报纸上吵得不可开交,在这个娱乐还很匮乏的时代,话题性一下就起来了。 很多不明真相的报纸也前后相继加入讨论中,让这股风潮从纽瓦克迅速朝着周边扩展,关注这个案件的媒体越来越多。 随着案件上缴法庭,双方律师在法庭上激烈辩论,内容竟然也被‘某个不愿意透露的内部人士’透露出来。 律师的语言功夫和对法律的深入研究可不是区区记者能比的,从劳工证是否合法到劳工证与绿卡的权利区分到大量华人劳工带来的安全问题和社会问题,双方言语交锋十分激烈。 内容曝光出来后更是吸引民众眼球,每一期各大报纸都要追踪报道,这就整的跟看连载小说一样,一早上吃饭的时候要不看看,这一天心里都不得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