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金融科技帝国_第014章【方鸿的顶层设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14章【方鸿的顶层设计】 (第3/4页)

持有该公司100%的股权,是该公司唯一的股东。

    然后是“恒星”同时作为“镇星”和“参星”这两家公司的股东,分别占有这两家公司的0.5%的股权获得GP席位,剩下的99.5%的股权收益由两家公司的LP所有。

    尽管只占0.5%的股权比例,但“恒星”可是这两家公司普通合伙人GP,拥有对这两家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也就等于方鸿拥有其绝对控制权。

    方鸿一人独资恒星,百分百控制该公司,然后恒星又以GP身份百分百控制了“镇星”与“参星”,那么也就等于间接控制了群星资本。

    通过四家企业嵌套式的顶层设计之后,方鸿就实现了既对群星资本有用绝对的控制权,又不需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了。

    在这样的顶层设计框架之下,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爆雷推演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假设群星资本现在爆雷啦,破产清算产生了一笔10个亿的债务,债权人要追债就只能找控制该公司的“镇星”与“恒星”的股东。

    这个时候债权人发现两家公司都是有限合伙企业,LP承担责任有限,只能去找GP了,因为GP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是最终的债务人。

    结果一找这两家公司的GP,发现担任普通合伙人GP的不是自然人,而是一家叫做“恒星”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主题,而该公司的实控人叫方鸿,持有该公司100%的股权。

    于是债权人找到了方鸿,要他承担这10个亿的债务。

    方鸿表示:拉倒吧,我现在连100万都没有,拿头给你10个亿呢?我现在宣布“恒星”申请破产清算,公司注册资本是50万元,我百分百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