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7 (第3/4页)
得罪过一次国子监,两官署平日有不少交集,自然不能交恶,最终在他人劝说下才勉强重修于好,可也不过是明面关系融洽,私下为何只有自己晓得。 这次出题一事,叫相关官员大为不满,认为高尚书分明是在狠狠打他们脸面,恼怒之下,便一同入宫,请陛下主持公道。 顾登恒头都要炸了。 礼部尚书不肯道出实情,只平淡地说此次考题出卷有误,他不能认同。偏偏又不说哪里不认同,叫顾登恒想偏帮都没个站得住的理由。 双方对峙无果,最终不欢而散。 方拭非从殿中侍御史处得知此事,深感歉意。 礼部尚书如今腹背受敌,受人指摘,一是尚无线索,怕打草惊蛇,二应该就是在为她考虑。 她当时不将考题直接交于他,而是用这种婉转诡异的方式一次次提醒,估计让高尚书以为,自己是不想露面,也不敢露面。他尊重自己的想法,一力承担,好为自己隐瞒。 也的确。能在卷子拟定前,就买到考题范围的考子,得是什么样的身份背景?得罪了他们,会是什么后果?谁又是泄漏考题的官员?一个、两个、还是八九十,甚至人人有份呢? 到时候她连要害自己的人是谁都不知道,却已满朝树敌。 为官之人,你要有胆量,可树敌太多,是活不长久的。所谓三人成虎,他人之言不得不防。 所以,顾虑才是正常,能有勇气站出来,已经不错了。 方拭非如今在台院做事,那是一个出不得岔子的地方,本就危机重重,她不算受人器重,此前已屡次遭人嫉妒,被罚过数次,更松懈不得。 他一礼部尚书尚且要面临今日境地,换做是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