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 (第2/4页)
到了寒假,病人都挪开,艾景初才空了下来。 省台里在播今日热点,画面里正在采访一个姑娘。姑娘大眼睛,一头深栗色的长头发。艾景初漫不经心地晃了一眼,没注意,直到女孩张嘴说话,他看到她的矫治器才想起来这人是谁。 曾鲤,25岁,上颌前突加深度复合。其实她的牙对她的外观没什么大问题,五官搭配起来也比较协调,在他看来,几乎没有治疗的必要。只是先前刘教授收治了她,病历上说明是病人和家属强烈要求正牙,既然缴了费,又转给他,不能拂了老前辈面子,他只好收了下来。当然,她的上下牙的牙面和虎牙的位置有些错乱,要是能收一点距离进去,又排列整齐,患者也许在心理上会更加自信。 他一直认为正畸科给予病人的治疗,应该是心理和生理双方面的。 正想着这事,手机震动了几下,他拿出来看了看,是条陌生号码的短信:“是艾景初?” 艾景初站了起来,离开客厅,走到饭厅外面的阳台上将电话拨了回去。 “是不是艾景初?”电话另一头的男人问。 “我是。”他答。 “我是于易啊,哥们,你电话居然一直没变。有空吗?出来聚一聚。” 约好见面的地点,艾景初跟老爷子说了一声就开车出门去。 于易是他在费城留学时期的同学。说是同学,其实只是校友。有一个假期,于易的房东老太太去世了,儿孙准备变卖不动产,突然搞得他没房子住,正好知道牙医学院老乡的艾景初那里有多余的空房,便人托人地找到他帮忙。后来,两人渐渐才有了交情。过了几年,于易去了新加坡,而艾景初回到A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