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年代文里吃瓜 第164节 (第4/7页)
,每一个区域都急需人才,苏小楼这样的聪明孩子,只要不长歪,坚定的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行,无论做哪一行,都是可以的。 而且…… 他不是收了个好学生么? 近水楼台先得月,他总有机会把孩子‘掰回来’的嘛。 —— 短短的路途拉进了彼此的关系。 等下了火车,准备分道扬镳之时,杨老先生对黎善的态度已经亲近许多,不仅牵着苏小楼的手带着她出车站,还叮嘱黎善:“安置下来了一定来找我,我这边先把你得名单报上去,跟你们学校那边通个气。” 医学院和京华大学的关系一直有些微妙,但内部互通有无也是有的,医学院复学,大概率会挂上京华大学的名字,当然,京华大学也有自己的医学系,但和医学院还是有本质不同的。 至少医学院和京华大学是平级,比医学系高两个等级。 如果杨老先生没收黎善的话,黎善大概率会在两年后转系去医学系,但能入医学院肯定比中途转系更好了。 “您老放心,我们落脚的地方,进去收拾好了就过去拜访你。” 杨家祖孙只以为夫妻俩年轻过来找到了房子,听他们这么一说,也安心的离开了。 他们哪里知道,夫妻俩带着孩子,拎着大包小包,转头就去了卫生部的招待所,拿着苏维民给的介绍信,开了三天的房间。 不得不说,卫生部的招待所就是卫生,里面的被褥枕头看起来干净整洁极了。 如今的公家招待所还是很负责任的,真正开始管理混乱是在八十年代后期,那时候别说各大单位的招待所了,就那些国营厂子都有些乱了。 坐了几天的火车,夫妻俩都觉得身上有股味道,到了招待所的第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