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姬松,姬子毅! (第2/5页)
还好他记性不错,要不然今日非得出丑了不可。 根据经书记载,冠礼实行于周代。 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 传说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 姬松作为大唐的侯爵,没有上古时代那些侯爵权势大,但好歹也算是个诸侯,虽然封地小的可怜! 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 但到了现在,早就简化了不知多少。要不然,姬松得从一月之前就开始准备。 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 赞冠早就选好了,由老师的好友孔颖达亲自来做,可算是给足了姬松脸面。 行礼时,长辈和众位贵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 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 祝辞大意谓: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给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饰;请放弃你少年儿童的志cao,造就成年人的情cao;保持威仪,培养美德;祝你万寿无疆,大福大禄。 然后,受礼者拜见其母。再由大宾为他取字,周代通常取字称为“伯某甫“。伯、仲、叔、季,视排行而定。 这是古时的规矩,到了此时,早就形势上有了更加丰富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