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8 (第2/4页)
。 当然,也同样的是代代降等。 至于后族的爵位,则是袭三代,袭了承恩公、承恩侯、承恩伯三代,方是除爵。 勋爵贵族,说到底目前在正统帝的眼中,还是得用的。 真正让皇家更不顺眼的,那是山东的世家们。 世家比起豪族来,底蕴更深。 同样的,也更让皇家看着不舒坦。毕竟,能称一声世家的,那传承一定够久,家族财富一定够多。 当然,做了官位的族人,也一定够多。 皇家选了人才,哪怕是察举与科举并重。 到底这科举是高祖时才兴起的,这比起察举、恩荫,这还入不得大流。 说到底还是百姓穷。 培养一个读书人,这是养不起。 这一个时代里,真正能读书人的家里,就真不是穷人。 穷人那是真不识字的。 哪怕是耿府上,自称的寒门出身的耿老爷。 那怕是寡妇养大的,哪怕当年也是有富商给了投资。可真说起来,要论了出身,耿老爷就是亲爹去得早。 耿老爷的亲爹,那也是当过官的。 要不然,耿老太太这一个寡妇为何念念不忘了让儿子读书,给儿子的前程铺路? 说白了,只有享过富贵的人,才会越发的不认命。 真是普通的百姓,压根儿就不会兴了读书的念头。 庶民是笨吗?是蠢吗? 只是现实的生活,没那么多的期盼罢了。真盼了,也是能有一个好丰年,能得些粮食,能活下去罢了。 这一日。 玉荣的嫡母、嫂嫂离开后。 玉荣还去了一趟寿康宫,去谢了皇太后。 哪怕跟皇太后之间面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