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0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06节 (第5/8页)

开始说的就是——不适合此时铺开实行。

    其实,裴少淮没想过要推翻这条新政,他想要的,是让新政少一些弊端,莫让百姓平白受难。

    “依爱卿之见,当何时方可以银抵税?”皇帝问道。

    朝堂上静声,等着裴少淮给出回答。

    光说问题,不谈对策是不够的。

    裴少淮应道:“回陛下,微臣以为当国库充盈而改税则,而非改税则以图国库充盈……当大庆银库充盈,天下银币皆由朝廷铸造,如行水一般流通于市,易货易物公允,微臣方才所言弊端,则不复存在矣。”

    又道:“铸币之权不可放,钱物流通不可停。”

    第110章

    明明一开始朝议的是税则,现在却说起了白银铸币,众人的思绪已经被裴少淮牵着走。

    有些官员不甚理解银钱之道,故听得云里雾里,但户部的官员常年与税例、钱物打交道,且与工部一同辖管制造铜币的宝源局,岂会不明白裴少淮的意思——朝廷掌管白银铸币,并流通于市。

    户部万侍郎站出来,辩驳道:“朝廷既已发行宝钞,又何须再以白银铸币?”都是为币,只不过一个是纸币,一个是银币。

    宝钞因发行过量,如今价值几何,文武百官们心知肚明,皇帝亦不例外。

    大庆开国时,一贯钞可抵千文钱,而如今,一贯钞值不到五十文,有钞也未必能花出去,几近失去了流通之能。

    “铸币不在驭富,而在驭权也。”裴少淮应道,又问道,“万侍郎可曾知晓农劳?农户身不离亩,四季勤耕,岁末之时方得五谷,宝源局若是仅凭源源不断印制宝钞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