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98 (第4/4页)
神经病,立泰银行搞不起来岂不是要拖死政府?明楼单独跟汪兆铭解释:多数人看银行,不是看什么经济政策,看的就是个气度。 底气足的银行,钱多的银行,存自己的钱才放心。 再说,现在上海的银行各有各的专攻路线,做国债的,做外汇的,做贷款的,不管如何都有自己的固定客户群,哪怕是一些小银行还有“一元存款”的灵活交易制度。那么他给立泰锁定的客户群主要面向北边和南边逃难来上海的大户。各地战事频发,北边的“王公贵族”,南边的“世家望族”这两年一直在往上海跑,简直能算得上第四次移民潮。这些人的心态很好揣摩,咬着最后一丝“尊贵”绝对不放,闲钱也得存符合自己身份的地方。立泰把自己的格调抬上去,符合他们的“身份”,最重要的是,这是政府做后盾的银行。等立泰储备达到明楼的预期,马上可以开始和日本人做外汇,投资日本人在华的商业行为。 明楼的蓝图画得汪兆铭心旌荡漾,仿佛马上就是宏伟的金钱铺路的未来,同意了明楼的计划。 笑话没看成,明楼成功了。立泰银行一个月时间挤垮一堆中小银行,达到储备预期,明楼被汪主席引荐给梅机关机关长。一品大员们试着让明楼的立泰代管经营他们的私产,效果惊人。投资的人,投资的资本,越来越多。 上海滩突然想起一个人,一个去世太多年的人……他是钱王,钱是他的奴仆,供他驱使差遣,多少人仰着头祈盼他的手指缝里漏出来的……他被人当街枪杀。 他的儿子,完美继承了他的风采,几成新一代钱王。 可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