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农家日常_分卷阅读22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1 (第1/4页)

    多寡要求有所不同。如不需牵伸的麻纤维,在并捻合线的时候,轮径可以尽可能的增大,锭子数可以多至五枚;而纺棉则情况并不同,他受到牵伸的限制,不能过高,所以轮径也就较小,锭子最高为三枚。

    而木工坊改造纺车,就是从轮径和锭子数着手的。并且还由之前的手摇式纺车,改造成脚踏式纺车,与黄道婆改造纺车很相似,这使得效率增加了不少。

    这些都是群众智慧的结晶,为此常喜乐给他们包了大大的红包以做奖励。

    他所会的就是这些人创造传下来的,不过是仗着穿越拿先人智慧来伪一把能人,实际上真正的能人是眼前这些人。

    不过脚踏纺车虽然效率相对手摇比较高,可若想大量生产,就得耗费很多人力。

    常喜乐原本还想再等两年才开始进行大改造,可没有想到棉花推广的速度比他预测的还要快。在他所知道的历史上,棉花的推广还是有一段过程的,哪里想得这才短短几年,大家就从不屑一顾变成非常追捧了。

    为了节省劳动力,能让更多劳动力去做其他事,他准备开始建造水转大纺车。

    如今的桃源村对水力利用已经非常纯熟,村子的榨油坊、舂米坊等都利用了水力,大大的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效率。

    而普通的手摇纺车或者脚踏纺车一天最多能纺纱一到三斤,而水力大纺车一个昼夜能纺出一百来斤。

    而改造纺车只是第一步,重点还是在后面的织布和染布上,尤其是染布。

    经过深加工的产品价值会更高,而这里的染布技术并不好,普通老百姓并不能掌握,而是被控制在少数人手上。因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