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0 (第2/4页)
。 虽说桃源村向来厚道,若某一家真的到了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大家都会搭把手,公中也会出钱。可那些都是情义不是本分,不像工坊的福利那样,是他们自己劳动所得,是理所当然而不是仰仗谁的鼻息。 如此条件之下,怎么不会让大家对生活有盼头,自信和从容? 所以现在拥有桃源村品牌标志的衣服,成为了桃源村人最羡慕的。 除了工坊里的人,连负责在外头跑销路、收东西的村民,也会穿上绣有桃源村品牌标志的衣服。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在无形中给大家灌输品牌的概念。 如今桃源村以外的人也渐渐开始有了这么个概念,只要看到穿着绣有那个标志衣服的人,就知道是桃源村的人。且这些人身份不简单,是为了桃源村出产的东西而来。 桃源村收茱萸、茶油果、油菜籽、绿豆、大米等等物件,而且给的价格十分公道,拿来的称也不会动手脚,分量都事足足的。所以只要有想卖家里产的东西的,一见到这个标志,就会非常高兴。尤其在稻香县里更是如此,因为若不是桃源村,他们怎么有机会免税三年。 如此一来,其他村子的人看到这个标志的人到自个地方,都会热情的宽待,这些待遇让桃源村人的归属感更强了。 第62章 弹棉花 棉花是首次出现在桃源村,不少人都不曾见过,包括宋挽呈从前不过是耳闻几句,也没有见过此物。所以常家的棉花被收回来,当即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大家都想知道这东西是如何织布成衣,东西怎么样。 宋挽呈也非常感兴趣,他交代常喜乐处理棉花的时候叫上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