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27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75节 (第5/7页)

会学、经济学以及背后的文化等等种种因素都不了解,心里头只有一个念头:我们这个民族真的差一点。

    所以没能当成列强。等到有实力了,和平与发展又成了主题。

    而眼下的正德年间,

    西方也就刚刚开始大航海。

    大航海时代所带来的财富其实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人类科学技术在这几百年突飞猛进,他想要那些知识传进来。

    所以大明也要参与大航海。

    “你的造船厂,如今怎样了?”

    梅可甲答说:“也是开海令之后,好些大商户都需要添置船只出海,只可惜海禁多年,会造船的工匠很少。说起来,好些人是求着微臣交船,但微臣实在无船可交啊。”

    说到这个朱厚照也只能叹气。

    这就像后世的一些产业衰败一样,重建起来难度最高的就是如何再培养出相当数量的产业人才。

    只要人在,恢复起来相当快,譬如二战后的德国、日本;要是技术人才都不在了,那光有钱、有政策其实也很难,譬如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和乌克兰,技术人才大量流失,自己的东西坏了自己都修不好。

    可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朝廷禁海以后,造船产业无非就是造些大运河上的船只,没有那么大的‘市场’,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的人。

    “以往朝廷长期海禁,就是工部眼下想必也不会有很多会造船的工匠。不过多几年培养总归是可以有越来越多的人的。朕心里希望,有一天大明能够再造出郑和宝船。”

    郑和宝船说是长一百多米,真的开出来就是古代航母。而嘉靖年间记载,明朝使臣出使琉球国,所乘的“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