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12节 (第2/8页)
已经等了部堂好几日了。此来虽是陛下之意,但陛下其实是不想以旨意来宣部堂。” 杨一清抬了抬手,“还请两位上差明示,陛下是何旨意?” “在下来说吧。”丰熙敛了敛眼眉,“部堂,陛下于此次宁夏之胜龙颜大悦,其缘由部堂想必也清楚,陛下是胸怀大志的英断之主。此战胜,则陛下威天下,此战败……据此而看,正德朝的第一大功臣,非济之公、贯通公,实乃部堂也。” “过誉了。杨某奉王命,听圣意而已。此番战胜鞑靼人,上托陛下洪福,下赖将士用命,且陛下非常人,几年前就已谋划在前,杨某之功,微不足道也。” “旁人不懂,丰某与铭之兄都是能够看得明白的。宁夏之战只是开始,复套才是解决大明边患的良策,部堂不顾世人闲言碎语,敢于向陛下奏明。这份公忠体国之心,就是陛下也是能够明白的。如今,依朝中形势看,复套列为国策已成定局,可用陛下的话说,写在纸上是一回事,落在实处又是另一回事。放眼朝中诸公,能镇守西北三镇之地、继续经营马政,还要向外进取、成功复套,这份重任谁可堪任?” 这些话虽然好听,但是在杨一清听起来其实是些场面话,皇帝难道就是派了两个人跑到这京郊之地来夸夸他?再有,能见他杨一清的人,朝中重臣、司礼监公公一个没来,就是派了这俩天子近臣,什么意思啊? 不过听这个话意,西北他还是要去,内阁是和他没有关系了。 “部堂,说到底,丰某就是一句话,陛下是要以国士待部堂。” 杨一清神情一抖,“陛下重恩,微臣岂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