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8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858节 (第3/8页)

的,那就怎么收。只不过是对细节不断完善,比如规定了收税的时间和次数,目的是为了减少对商户打扰。

    但只要收税,要想让税官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角色那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大明每个县都配有两名税官,就是为了住税的收取。

    总的来说,商税制度不完美,但已经是极力而为。

    其实两宋时商税收入极高,无非也就是设卡收税和摆摊收税,单次税率虽然不高,但是收税的对象涵盖范围很广,相当于单次收的少,但是收的地方多。

    至少现在的大明没有税卡林立的情况。

    至于盐税、茶税,这不必多说,现如今它已成为商税中仅次于海关税的税种。

    只不过盐税成长有限,因为盐的消耗本身就是刚需,原来就多,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到正德三十五年,盐税已经连续几年稳定在1.4亿到1.6亿之间。

    与此相比,海关税增长明显,最初的时候按银两折算是四百多万,约合四千万银元,但到正德三十五年,海关税已成长到4.8亿元,甚至是这个国家的主要税收来源了。

    住税则相对较低,因为朱厚照比较小心,他不倾向于向小商小贩收取过多的杂税,基本上维持在2亿元上下。

    这样,商税在整体上可以达到每年8-9亿元。

    而农业赋税则在不断减免,自正德二十二年以来,已连续十几年维持在三十税一的比例,这个税比在历朝历代都是最低的之一。

    特殊时期确实没办法比,比如汉文帝宣布过全国免除农业税。

    现在大明之所以在农业方面如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