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25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52节 (第3/7页)

弘治后期的岁入持续转好,现如今一年也就2800万石左右。毕竟弘治六年、九年,苏松河道都被刘大夏给治理过。

    言归正传。

    傅纪华说道:“福州府一共10县,各县税粮基本是一万余石,如今收齐的不多。”

    “原因呢?”

    这个话怎么讲……

    “现在看起来是老百姓在抗拒……但是……”傅纪华眼看总督、布政使再到天子钦点的王守仁等都到福建了,心里头也想着靠近些,便将实话说了出去,“但是我想,应当是有官府和大户在合谋,一是说出今年要还上过去欠的税粮,二是也不再新借了。如此今年各县要收的税粮数量大增,几乎是一年要征两年的量。”

    “如此大的数额说出去,百姓自然是不愿意。报到下官这里来的,就说刁民太多,税粮收不上。后来下官也去了解过,各县是在故意激得老百姓反抗,反正他们就说今年要多收,但实际上催缴并不出力,雷声大雨点儿小,上面问起来,就说百姓不愿意,大概也是在等着看,我们要怎么把粮收上来。”

    王守仁略微沉吟,“原来是这样。如此一来,咱们要是强征,则必会引发民怨,民怨大了,朝廷怪罪下来谁也吃不了兜着走。要是不强征,以如今的民意是收不上来的,尤其是他们出工不出力。”

    “不错。”

    “人性趋利避害,粮长指望不上,官府指望不上,大户也指望不上。看来咱们要活活被憋死在这个地方了。”

    “上差,可有什么好办法?”

    王守仁摸了摸鼻子,“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法子。”

    “请上差赐教!”傅纪华激动的说。

    “先别急。你说现在这局面,是官府最先不愿意催粮,还是大户最先不愿意纳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