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23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38节 (第5/7页)

程,能够做到没什么亏空,这就已经不容易了。

    况且,杨一清到出发去固原,还从户部支了10万两银子。

    以大明如今的国力,要想恢复汉唐盛世时几百万匹马的数量绝非是三两年就可以做到的,朱厚照所求的,也就是能够支撑一次中等规模的战役需要。

    人治的时代,朝廷重视,任用得力官员,至少能让情况好一些。

    梁储离任太仆寺卿以后,新任官员名为王禀,他既不是东宫潜邸旧臣,也不是王鏊讲学时生出向往的务实之臣,他是杨一清推荐过来的安宁苑牧马场的总负责人。

    本身只是举人,四十岁的年纪,十七八年都在马场中度过。

    杨一清对于陕西马政的梳理,朱厚照清楚,所以他推荐这个人,自然也可信。

    此次礼部召集各省省级官员入京,京师同级官员也一并纳入其中,王禀名列其中。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句话还是有道理。

    朱厚照召见官员特别勤快,处理政事力求务实为主,提拔官员也以其实务为先。所以朝堂上干活的人越发增多,是不是踏实干活这个很难保证。

    但至少在干活。

    此外,经筵日讲也能够正常举行,而若不处理政务,皇帝的日常就是在坤宁宫或锻炼身体。

    再有,司礼监、锦衣卫都被限制。只要不频掀大案,部分官员已经忍不住在颂圣了。

    在朱厚照的推动下,内阁和六部都以处理国政为先,不过先前的复套国策已经议定,开海的圣旨还没有出,朝堂在这段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