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64节 (第4/7页)
子时也人人称颂。只不过朝中有jianian佞之辈,先是利诱陛下行走私之实,与民争利,如梅可甲者;如今又利诱陛下开海,如杨介夫者。开海可是祖制,海禁一开,倭寇来犯,到时又当如何?浙江的百姓由谁来管?” 彭泽抬手,“与民争利不要说了。当今圣上用度节省,所筹集的银两大多用于国事。” “那么……下面的人呢?”李志扇子一收,“弘治十七年贪腐窝案,其由头是宫里的太监被殿下抓到贪墨银两。虽说此人已经身死,可宫里贪腐的又何止其一人?陛下开了海,所得银两其中大半怕是要进各级官员的口袋,到最后,肥了他们,穷的是我浙江的百姓。如此算来,又有何益处?” “所以,诸位是觉得开海不利?” 这话无人敢接,私下里当然可以随便怎么说。 但关系再好,彭泽毕竟是朝廷的官员。 总也没有当着他面妄议国政的道理,而且真要说出来,反而是置彭泽于不义之地,你说他是向上禀告,还是要包庇呢? “济物先生,海禁是祖制。” 这话是没有错的。 彭泽站了起来,思索了一番后说:“你们心忧江山社稷,这是好的,但远离朝堂,有许多事并不是你们以为的那样。其一,朝廷要开海,起根源在于朝廷要复套。复套的军需银两,就是要从开海之中出。而复套则是为了解决边患,解决了边患,我大明北方便不需要承受巨大的军事压力,甚至不必陈兵百万。这是陛下亲自拟定的国策,陛下是天纵之君主,没有任何人能够利诱、或是改变陛下的想法。” “其二。”彭泽比出个‘二’的手势,“本官知道你们各自有各自的见解,像是这样的国策牵涉甚广……尤其涉及祖制是否需要变更,这原也是很难于一两句话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