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89节 (第3/7页)
用铁为矢镞,以火发之,可至百步之外,捷妙如神,声闻而矢即至矣。永乐中,平南交,交人所制者尤巧,命内臣如其法监造,在内命大将总神机营,在边命内官监神机枪,盖慎之也。” “但朕今日观之,各处守备官皆采取杂木制铳箭,大明国力不如百年前,由此可见一般。朕也知晓上马打天下,更需下马治天下,可治天下是否包含治军?军备废弛,羸弱不堪,一旦遇警,我大明朝要靠什么来守卫疆土?” 永乐时,皇帝组建三千营、五军营和神机营。 所谓三千营就是当时被打投降的蒙古人组成的军队,最初是三千人,所以叫三千营,但后来远远不止三千人。 五军营是从各省抽调的精锐兵卒组成的军队。 神机营,则是装备火铳和火炮的部队。 具体当时用的是什么火铳,各类史书各有说辞,但大致上,是可以手持发射的武器。只不过绝对不如现在这样方便。而且不是每人一把火铳,因为装填不方便,所以神机营其实是五十七人一队,其中三十三人分成三队,十一人装填、十一人传递火铳、十一人瞄准射击。剩余人员则持盾防守。 麻烦是麻烦了些,但这样的设置做到了“枪不绝声,对无坚阵”。在冷兵器时代,神机营当然大显神威。 再加上三千营和五军营。 朱棣就是靠着这些武装力量横扫大漠,大明也是四夷宾服。在那个时候不要说像今天这样寇边劫掠了,边疆的大臣报告一声说蒙古人可能会进犯中原。是可能。朱棣就会令明军去扫荡一圈。 当然也确实花了不少钱就是了。 然而尽管百余年来差距显著,但军备的议题在今天提出来,仍然会引起巨大的争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