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嫡长子 第217节 (第8/8页)
东坊,小民、商贾、商铺、牙店等大多集中在这里。 但是这里是没有城门保护的。 一直到嘉靖三十二年,因为正阳门外已经有了天地坛、山川坛这样祭祀的建筑,再加上蒙古人南下,最近的时候迫及南郊,所以君臣一商量,决定还是要扩建城墙。 这之后正阳门再往南也就有了永定门。 皇帝的意思,不夜城要安全。 那么正阳门外显然是不能考虑了,但皇城之内其实也很拥挤,先前书院和女子医馆都在东城营建,顾佐一思量就想着在西城找一处地方,也尽量的离皇城远一点,想来想去,他便考虑到了西南角那个地方,那里是一些居民区。 没什么特别的建筑,不像北边有国子监、文庙、顺天府衙,不夜城往那里去搞,实在不合适。 顾佐想着,贴着西南城墙,还可以利用原有城墙,从而免去两个边城墙的建造费用。 这时候没什么审批或是什么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调查等各类报告,更没有各个部门需要跑。老实讲,连征地和拆迁都不需要管,和老百姓也没什么补偿协议要签。 只要朝廷决定,官府一道命令下来,所有居住在西南角的人全都给我搬。当然,新的居住地,一个户部侍郎、还有皇帝支持,房子是找的出来的,那些查抄贪官的不就是嘛。 这之后,正阳门西边儿,老大一块牌子沿街树立,几张桌子一摆,上书两个大字:招工! 东城的书院和女子医馆楼房成片,有时候皇帝会去,所以门前的东西大街都扫得干干净净,前几年那边经常有木料或是闲杂人等进出,搞得有些乱,现在已经井井有条。 现如今,嘈杂之处换到了西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