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07节 (第3/7页)
的西北总督之上已经无可再封,还是在说确实‘官大不怕’? 这其中的圣意,就很难令人琢磨了。 所以乾清宫的西暖阁内,一时竟安静了下来。 搞得朱厚照有些不解,“朝廷在西北取得大捷,众位爱卿怎么愁眉苦脸?难道我大明要赏一个西北总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陛下。等斗胆,当年王威宁突袭红盐池、奇袭威宁海,斩首分别才三百多、四百多首级,这一次杨应宁斩首竟有近万人之多。且朝廷在军功封赏时,也有核实的旧例,微臣以为,是不是要核实准确,再议奖赏?” 这句话倒不是没道理,但是倾向性有些明显。 朱厚照讶然的寻找声音的来源,发现是兵部侍郎许进。 许侍郎的话一出,很多大臣都瞬间皱眉:许季升这番奏对颇为不得体。 新君登基,战事胜利,这是多么好的开局。说句不好听的,京师比宁夏更需要这场胜利,所以哪怕就是杨一清虚报了一些,朝廷也不会追究。 尤其是皇帝不会去追究。 你报了,我就信,信了之后我就赏。赏了之后如果出问题,那我就把你弄死。反正跟我没关系。 而且即便要事发,短则大半年,长则三五年,那个时候,皇帝已经利用完了这次胜仗所赢得的声望了,皇位不知道巩固得多稳。 所以不管兵部要不要核实、怎么核实,这句话都不会从皇帝的嘴巴里讲出来。 军事和政治从来就没有分过家。 朱厚照大约也知道,明朝的武将地位低,即便打了胜仗,战果也会被弱化,什么几万人的部队互相杀了几百人这种事遍布史书。 打仗对文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