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十年代知青媳妇跑路后 第165节 (第1/7页)
这里就不得不提文娟的家庭,以及他和齐和昌家里的关系? 文家,是苏城市名门,往上可追溯千年。 程涛生活的后世,文家老宅已经成了古迹,想进去参观都是要花钱的。 文家历代都不缺明智之士,要不然也不能一直留存到如今。 文娟父亲这一支是旁支,她曾爷爷是个非常明事理的人,遥想当年我军要进苏城市,就是他大开城门,后来更是家中积蓄捐给了抗战事业。 甚至还创办了钢铁厂和纺织厂支持国家建设,虽然到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省纺织厂的选址就是在之前文家纺织厂的基础上修改扩建的,并且钱就来自于他们家的捐赠。 也正是因为这样,省纺织厂领导班子里,专门留着文家人的名额。到文娟父亲这一辈,他担任副厂长,厂委主任,文娟母亲也不赖,是厂长秘书。 他们的独生女也就是文娟,从出生那一刻,就注定前途光明。 其实刚开始,文家人更多的是挂职,并没有实权。但是因为文娟的母亲工作能力十分突出,渐渐的文家就有了话语权。 文娟她妈,姓齐,齐和昌的齐。 没错,文娟的母亲是齐和昌的亲姑,文娟是齐和昌的表姐,两家是正经亲戚。 程涛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情,这么说的话两家还是正经亲戚。那齐和昌在会议上把文娟怼成那个样子,这是大义灭亲? “昌哥从小就帮里不帮亲,除了家里的大爷大娘,其他人对他来说都没差。”看到程涛脸上的疑问,曹进路解释了一句。 然后又说起他们不喜欢文娟的原因,这人太事儿,刚进厂的时候不显,职位越升越高越明显,现在她主管工人各方面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