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宁[古穿今]_分卷阅读3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 (第3/4页)

次次地让封家小辈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原来,正如老太太感慨的那样,机器代替不了人,而人也代替不了人。托了不知多少朋友,也认识了一些刺绣师傅,却愣是没有一个人敢上手。一位实在的老师傅很是诚恳地说道:“你们还是放弃吧,再折腾也是瞎耽误工夫,这种绣法已经失传了,除非专门研究,否则,哎,可惜哟!”

    说是晴天霹雳也不为过吧!封畅直到现在还记得,她家大哥听到那句话后的表情,失望、悔恨、愧疚、无助,这些从没在大哥身上出现过的词,就这么展现在她跟前。大家都知道安慰不了他,只能拍拍他的肩膀,然后,怀着微弱的希望,继续打探。

    此后的半年多时间,封畅就很少在家里看到她大哥了,封申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总是脚步匆匆地回来又离开。老太太怕大孙子是因为心里过意不去不敢见她,还特意找他来开导了许久。不过,换来的却是封申更加忙碌的身影。老太太也只能叹气摇头,哎!

    半年后到了老太太的七十大寿,封家人自然是要好好准备一番。吃过寿宴,老太太就被大孙子给拉出了门,说是准备了份特殊的礼物,要带祖母去看看,然后,一众人就到了一处叫做“文英画廊”的地方。

    文英,正是老太太的名,而画廊里,自然就是各种各样的绣品,苏绣、湘绣、蜀绣、粤绣、京绣、陇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苗绣,上千平米的画廊中,各种绣法的佳作琳琅满目。老太太来了精神,愣是走了三个多小时,看遍了画廊的每个角落、每件绣品,如果不是实在支撑不住,只怕就要通宵留下来了。

    这就是封家刺绣画廊的缘起,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