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5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59节 (第1/6页)

    实验准备进行了很久的时间,实际上,真正的实验用时非常短,而实验过程就是瞬间的碰撞,大部分还是耗在前期准备以及粒子加速上。

    很快,实验结束。

    机器设备传出嗡嗡的响,但声音明显渐渐弱了许多。

    下午,研究团队举办了工作分配会议,王浩所在的团队去了三个人,薛文卓、他还有另一个西京交通大学的物理教授董志辉。

    他们进入到会议大厅以后,就坐在了后排的一个位置上,但是他们前面,是正规的第七工作组,由高能所的专家以及首都大学团队组成。

    第七工作组,并不是常驻的团队,也是临时组建起来的,但相对要正规太多了,工作组是由高能所的田桂林院士率领。

    其中还有两个高能物理专家、好几个首都大学的数学物理教授,和其他团队实力自然不是一个级别。

    他们也负责数据分析工作,而且工作包含了西京交通大学团队的内容。

    第七工作组就是主力工作组。

    下属有两个团队,分别是西京交通大学的团队以及湖州大学的团队。

    下属两个团队都是拼凑出来的,就比如西京交通大学的团队来自三个大学,还有西海大学和西京科技大学。

    湖州大学的团队也很类似。

    这种高校组成的临时团队就是过来学习的,但也是有作用的,他们各自分配了第七工作组一半的工作量,最终做出的数据分析,会和第七工作组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

    如果双方的数据一致,分析结果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不一致就要找出其中一方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肯定是临时拼凑团队数据有问题。

    薛文卓、董志辉坐过去以后,前排的第七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